马克思 vs 凯恩斯:经济增长的根源何在? Share Tweet“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了。”这是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理查德·尼克松在1971年所说的话。四十年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似乎再次流行起来,尤其是在英国工党运动的领导者中。工党和工会的改良派领导层依然坚持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只需通过“刺激”就能使经济重新实现增长。然而,正如马克思主义者此前所解释的那样,当前的经济危机并不仅仅是周期性的“繁荣与衰退”的一部分,而是资本主义的有机危机,增长并非可以随意创造出来的。(本文原文发表于2011年11月10日,译者:Gordon)[本文同时发布于革命共产国际(RCI)官方中文电报频道:https://t.me/imt1917zh]【编者注:随着中国资本主义一步步滑向萧条,中(伪)共波拿巴主义国家与海内外资产阶级谋士一起唱起了凯恩斯主义的赞美歌。自九月以来,刺激政策一个接一个地出台。可是(真不走运!),除了股市——也就是文中所讲的虚拟资本——扑腾了几下,经济却不见多少起色。在危机的轮廓日益清晰的当下,我们希望这篇精练的文章能帮助读者们理解其有机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在2011年9月的工党大会上,影子财政大臣埃德·鲍尔斯(Ed Balls)宣布了一项新的“五点增长计划”,内容包括:再次对银行家的奖金征税;提前实施长期投资计划;取消近期的增值税上调;暂时削减住房改善的增值税;以及为雇用新增员工的小企业提供为期一年的国家保险税减免。对于某些个别的减税措施本身,我们无需过多关注。然而,需要仔细审视的是工党及工会领导人反复强调的“增长政策”这一口号——仿佛他们不断在宣传经济增长的神奇药方。这种言论的潜台词似乎在暗示,保守党和其他资产阶级政府是反对经济增长的!当然,每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支持经济增长;当“蛋糕”不断做大时,统治阶级的日子会更轻松,也能向大众施舍更多的“面包屑”。问题在于,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经济增长并不能像变戏法一样轻易创造出来。对于工党运动中这些天真的领导者而言,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案似乎再简单不过——那就是“刺激增长”。他们将经济视为一台停滞的引擎,只需一点火花就能重新启动。然而,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经济增长并不能像水龙头一样随开随关。如果增长真的可以按需创造,那么一开始就不会有经济衰退的发生了!给我钱!凯恩斯如今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提倡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这一理念深得当时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等领导人的认同,后者据此实施了应对危机的“新政”(New Deal)。其思路非常简单:当时高企的失业率正在抑制需求,解决的“办法”是由政府通过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项目(如胡佛水坝)向经济注入大量刺激资金。理论上,通过降低失业率,工人将获得收入,从而增加消费需求。同时,这些公共工程项目对材料和工具的需求也帮助许多私人企业接到了更多订单。然而,现实情况是,“新政”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大萧条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得以缓解。尽管如此,如今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再次寄希望于一种“新新政”(New New Deal)。唯一的问题在于,当今各国政府早已捉襟见肘,已无资金可用于刺激经济。在连续救助银行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权债务已高得令脆弱的信贷市场忧心忡忡。政府干预以刺激经济的思路看似简单,但问题在于,政府本身并没有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归根结底,政府支出必须通过征税或举债来融资。然而,信贷市场已经对各国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心生疑虑,这就是为何各国纷纷被迫实施紧缩政策的原因。而任何额外的税收要么来源于工人,要么来自企业;然而,增加工人的税负相当于削减其工资,从而抑制需求,这与政府刺激需求的初衷背道而驰;而对企业加税则会削减利润,导致资本罢工和投资下降。投资与生产过剩马克思解释说,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资本家对生产的投资。不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迫使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加大生产投资,以追求更高的利润。通过投资于新的、更高效的机器和生产工艺,资本家可以提高其工人的生产力,从而在减少劳动力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这反过来又使得资本家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商品。通过这种方式,个别资本家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并获得超额利润。这些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会被重新投入到生产中,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然而,马克思也指出,这一过程本身存在内在的矛盾:一方面,工人通过工资所得仅仅是其创造价值的一小部分,即他们创造的财富;但另一方面,这些工资构成了商品市场的有效需求。这种矛盾导致了马克思所称的“生产过剩危机”,即资本家无法将其商品出售出去,因而无法实现其利润。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因此,当利润无法实现时,生产将停滞,大量工人将陷入失业的境地。这正是世界在大萧条时期所面临的状况,也是当今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并不是“新政”或其他凯恩斯主义措施使世界走出了萧条,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资本的毁灭以及战后全球市场的扩展,才真正促成了经济的复苏。这些因素(以及其他许多因素)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使得当时经济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泰德·格兰特(Ted Grant)在其小册子《萧条会重现吗?》(Will There Be a Slump?)中详细解释了战后经济繁荣背后的这些因素:“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是什么?1. 斯大林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人在英国和西欧的政治失败为资本主义的复苏创造了政治环境。2.战争对消费品和资本货物的破坏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战争的影响类似于资本破坏造成的萧条,但更深刻)。据联合国统计人员称,这些影响直到1958年才消失。3. 马歇尔计划和其他经济援助帮助了西欧的复苏。4. 大量增加的工业投资。5. 塑料、铝、火箭、电子、原子能和副产品等新兴工业的发展。6. 化学品、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新兴工业产出不断增加,轻金属、铝、镁、家用电器设备、天然气、电力能源、建筑活动迅速增长。7. 军备开支创造了巨额虚假资本,在英国和美国占国民收入的10%。8. 帝国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削弱为资本和工程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使当地资产阶级有更多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规模地发展工业。9. 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大都市国家工业的发展导致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又对不发达国家产生影响,反之亦然。10. 随着经济投资的增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特别是资本货物和工程产品的贸易不断增长,这反过来又起到了刺激作用。11. 国家干预在刺激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战后生产增长的原因。但决定性因素是资本投资范围的扩大,而资本投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泰德·格兰特,《萧条会重现吗?》,1960年)同样地,全球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能够实现增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向俄罗斯、东欧和中国的扩展;这些国家向资本主义体系开放的廉价劳动力;在工人运动失败以及工会解体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阶级的进一步压榨;以及通过使用信贷手段来人为扩展市场。这些繁荣时期在股票市场的回报率数据——根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统计数据,并由《经济学人》在一篇关于资产回报的文章中提供(《经济学人》,2011年10月15日)——中得以体现。全球股票市场的实际回报率在1949-1959年间为562%。得益于马歇尔援助计划及泰德·格兰特所提到的其他因素,德国和日本在同期的回报率分别高达4094%和1565%。全球股票市场在1980-1989年间的回报率为255%,而在1990-1999年则为114%。有趣的是,《经济学人》并未提供1931-1938年或1975-1979年的相关数据。危机的深度当前经济危机的深度,最明显地体现在资本家几乎完全停止对实际生产的投资上。正如前述《经济学人》文章所指出的,尽管资本家的利润率“接近50年来的最高水平”,但他们依然不愿投资。原因在于系统内已经存在的过剩产能,即生产过剩。既然已有过多商品无法售出,资本家为何还要将资金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呢?全球资金充裕,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这些人既不愿意、也无法将资金投入到生产之中。《经济学人》对此进行了分析:“几乎每一种资产类别似乎都充满了风险。股票市场在短短十余年间经历了两次熊市,如今仍然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冲击;政府债券几乎无法应对通胀卷土重来的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并且受到中国需求可能下降的威胁;房地产市场则仍在消化过去十年的繁荣所带来的‘消化不良’。”资产阶级没有将财富重新投入生产,而是将资金投入投机活动。因此,我们看到黄金和其他贵金属、瑞士法郎(导致瑞士政府积极干预以压低其货币)和其他货币以及主食和石油等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这种投机行为反过来又助长了通货膨胀。无奈之下,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量化宽松”的印钞政策。他们向资本家砸钱,恳求他们投资实际生产,创造就业机会,让经济重新增长。然而,不能强迫资本家投资他们的财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投资的基础是创造、增加和实现利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对实际生产的投资就会停止。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当今资本主义的衰败以及这场有机危机——生产过剩危机——通过经济中普遍缺乏投资的现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此外,也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客观必要性,即需要将社会中大量积累的财富用于满足人民的需求,而非追求利润。与其寄希望于凯恩斯主义的“刺激增长”政策,工人阶级的领导层应当转向马克思主义,掌握经济的制高点。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对银行和主要垄断企业进行国有化——且不向资本家支付一分钱的赔偿——并利用这些资产投资于社会所民主决定的必要项目。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社会的生产潜力受到两大矛盾的限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将不再受限,社会潜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正如马克思所预见的,只有通过消除这些根本矛盾,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使社会走向更加公平和繁荣的未来。捍卫马克思主义”网站(marxist.com)是革命共产国际(RCI)的全球网站。我们是一个为世界各地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组织。如果您认同我们的理念并有兴趣加入我们,可以填写“联络我们”的表格,致信webmaster@marxist.com,或私讯“火花–台湾革命社会主义”脸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