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年选:列宁的《帝国主义》——认识现实以改造现实 Share Tweet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列宁在政治上几乎陷入了孤立的状态,流亡国外的他与俄国党内的联系寥寥无几。第二国际曾多次在大会上庄严投票表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并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速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然而,所有主要政党都陷入了社会沙文主义,各自在战争中维护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本文原文发表于5月2日,译者:徐前)本文发布于革命共产国际(RCI)官方中文电报频道:https://t.me/imt1917zh这让列宁等人大吃一惊,他起初认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报纸《前进报》宣布支持战争的那一期是德国军队总参谋部伪造的。只有少数国际主义者仍然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大屠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写下了他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他从奥地利占领的加利西亚逃往中立的瑞士,开始了一场以反战的国际主义为立场的斗争。他与反战的社会主义者建立通信,分析针对第二国际的背叛而发展起来的抵抗运动,并努力以明确的、毫不妥协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立场来充实它。这场斗争不是轻而易举的,但列宁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齐美尔瓦尔德和昆塔尔的社会主义会议,最终在俄国革命胜利后于1919年成立了第三(共产)国际。然而,就在列宁投入到这场对抗主流思想的斗争时,他又回到了理论,去砥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其对帝国主义——导致战争爆发的元凶——的理解。理论的作用有人可能会感到惊讶,列宁到达伯尔尼后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图书馆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黑格尔!他在1914年至1916年期间写下了八个笔记本的《哲学笔记》,共计300多页。早在1902年,列宁就曾发表了那句著名的宣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其中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真知灼见。在深入研究黑格尔之后,列宁立刻开始转而研究起帝国主义的本质问题。//图片来源:公共领域在深入研究黑格尔之后,列宁立刻开始转而研究起帝国主义的本质问题。他再次以科学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套可以机械地应用于现实的公式,相反,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多方面地深入研究手头所掌握的事实,这些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以及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演变。马克思主义从中得出概括性的结论,然后再根据现实对这些结论进行检验。列宁就是这样研究当时还比较新的现象的。在苏黎世,他首先积累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这些事实和数据涵盖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方面面。他还阅读和研究了从资本主义角度以及从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角度撰写的有关这一主题的最重要著作。例如,他对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在1902年撰写的《帝国主义》一书进行了详细研究。他还阅读并评论了希法亭(Hilferding)于1912年撰写的《金融资本》一书。希法亭是德国著名的社会民主党人,但他绝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过他的书对列宁研究帝国主义起到了积极作用。列宁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是该书的准备工作,长达800多页,载于《列宁全集》英文版第39卷【校注:见中文版第54卷】。根据进步出版社(Progress Publisher)的序言,它们“包含了对148本书籍(106本德文书、23本法文书、17本英文书和两本俄文译本),以及49本期刊(34本德文刊、7本法文刊和8本英文刊)中的232篇文章(其中206篇德文、13篇法文和13篇英文)的摘录”。仅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列宁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严肃认真。列宁著作的全名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写于1916年上半年。该书的目的是在俄国合法出版,因为他想让自己的作品拥有尽可能多的读者,但正如列宁在第一版序言中解释的那样:“我不但要极严格地限制自己只作理论上的、特别是经济上的分析,而且在表述关于政治方面的几点必要的意见时,不得不极其谨慎,不得不用暗示的方法,用沙皇政府迫使一切革命者提笔写作“合法”著作时不得不采用的那种伊索式的——可恶的伊索式的——语言。”除了绕开政治问题之外,他还必须谨慎处理有关俄罗斯本身的内容。在同一篇序言中,他解释说,“细心的读者不难把日本换成俄国,把朝鲜换成芬兰、波兰、库尔兰、乌克兰、希瓦、布哈拉、爱斯兰和其它非大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在书中,列宁从具体到一般处理问题,描述了资本主义如何从最初的自由贸易发展到垄断;垄断公司如何支配整个经济;这些又是如何与银行和国家结合在一起;最后,正是这些经济因素支撑了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兼并主义倾向。因此,列宁描述的资本帝国主义不同于以前的“帝国主义”形式,也不同于考茨基仅将帝国主义视为单纯侵略性外交政策的概念。什么是帝国主义?读者应该详细研读这本书,但在这里我们可以跳到列宁的结论。他得出的帝国主义定义是什么呢?首先,他警告说,定义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人们不应忘记“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说完这些,他接着描述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笔者的强调)帝国主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重新瓜分的战争,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相对力量平衡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图片来源:公共领域帝国主义还包括对殖民地的统治和世界被少数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从对帝国主义的描述中,我们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帝国主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相对力量平衡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该书也是对考茨基思想的论战,考茨基曾是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家之一,但他没有反对战争。考茨基认为,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以及这些卡特尔的国际化趋势将导致世界的迈向一个和平治世,他称之为“超帝国主义”。列宁反对这种观点,并予以迎头痛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瓜分势力范围、利益和殖民地等等,除了以瓜分者的实力,也就是以整个经济、金融、军事等等的实力为根据外,不可能设想有其它的根据。而这些瓜分者的实力的变化又各不相同,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同时它又是从战争中生长出来的,两者互相制约,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帝国主义联系和相互关系这个同一基础上,形成和平斗争形式与非和平斗争形式的彼此交替。”(笔者强调)值得注意的是,列宁并没有把帝国主义看作是静态的、永远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把它看作是不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动态斗争的结果。不同列强的兴衰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如果拿半个世纪以前德国的资本主义实力同当时英国的实力相比,那时德国还小得可怜;日本同俄国相比,也是如此。是否“可以设想”一二十年之后,帝国主义大国的实力对比依然没有变化呢?列宁还解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主要列强之间仍存在重大差异:“(……)在上述6个国家中,我们看到,一方面有年轻的进步非常快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日),另一方面有近来进步比前面几国慢得多的老的资本主义国家(法、英),另外还有一个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俄国),这个国家的现代资本帝国主义可以说是被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密网紧紧缠绕着。”列宁谨慎地描述了大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各种过渡形式。他描述了拥有自己殖民地的小国(当时有比利时、荷兰等);半殖民地国家,即政治上独立,但仍受主要大国金融资本支配的国家。甚至还有其他类型的国家,如葡萄牙,它们拥有自己的殖民地,政治上独立,但实际上是某个帝国主义大国(英国)的保护国。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由于该文本在撰写时考虑到了沙皇的审查制度,政治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当资本主义达到自身发展的极限时,就会变得寄生、腐朽和奄奄一息。列宁说,这并不排除资本主义的增长,但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增长更加不平衡,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并导致“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衰落”。这意味着,帝国主义在金融资本与国家之间的融合、托拉斯和卡特尔的国际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暴露出了强烈的生产社会化和计划化倾向,而这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正如列宁所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其次是帝国主义与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抬头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在正文中有所暗示,但在1920年法文版和德文版的序言中又有明确阐述。列宁解释说,帝国主义列强从其殖民地榨取的超额利润“可以用来收买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这个上层”。他把这一层描述为“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真正代理人,是资本家阶级的工人帮办”。正是这层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政治家、议员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支持自己的帝国主义统治阶级。经久不衰的意义最后,值得一问的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列宁在100多年前分析帝国主义时所描述的特征在今天比当时更加鲜明。在每一个经济领域(食品和饮料、媒体、钢铁、石油和天然气、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物流、航空航天、武器、纺织品),都有少数几个强大的跨国公司主宰着世界。反过来,这些企业又被强大的投资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即金融资本——所控制的股权和投资网络所包围。所有这些跨国巨头和金融资本都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紧密相连。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Wellred Books (@wellred_books)与列宁时代一样,当今世界正目睹着不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统治世界而展开的斗争——一个老迈、衰败的强国——美国,和一个年轻、充满活力、正在崛起的强国——中国。这是一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争夺市场、投资领域、原材料和能源来源控制权的斗争。这场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战争。与列宁时代不同的是:核武器的存在目前排除了全面的世界大战。然而,大国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无数的冲突、贸易战、制裁和区域性战争,成千上万的人在战争中丧生,千百万人流离失所。为了分析当今的帝国主义及其根本趋势和矛盾,我们必须采取与列宁同样严肃、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我们必须开始详细和彻底的研究事实,以便得出一般结论。在此过程中,列宁的著作及其方法将是一个宝贵的工具。我们唯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列宁所描述的特征在今天变得更加极端。与列宁时代一样,今天研究帝国主义的目的是得出必要的革命性结论。帝国主义是奄奄一息的腐朽资本主义。它是掠夺性战争的根源,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予以推翻,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一个多世纪。下周1914年8月,社会国际的领导人背叛了工人阶级,这让先进工人震惊不已。一股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席卷了交战国。但战争的现实很快使人们清醒过来。在战壕、工厂和工人农民的荒凉家园中,对将欧洲拖入这场屠杀的统治阶级的愤怒在增加。战时民主权利的削减使这种愤怒被压抑在表面之下,但它不可避免地爆发了。1917年1月,列宁仍然在瑞士,在向一群瑞士社会主义青年讲授1905年革命时,他告诉他们:“我们这些老年人,也许看不到未来这次革命的决战。但是我认为,我能够满怀信心地表示这样的希望,那就是现在正在瑞士和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色地工作着的青年们,会有幸在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中不仅参加斗争,而且取得胜利。”仅仅几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废黜,俄罗斯陷入革命的风暴中。资本主义在其最薄弱的环节上崩溃了。然而,列宁离战斗仍然很远。他拼命试图返回俄罗斯,尽可能密切关注事件,并不断向俄罗斯内部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写信(著名的《远方来信》),敦促他们采取只有工人夺取政权才能使革命胜利的观点。最终,在四月,列宁抵达彼得格勒,开始工作。他的第一项任务是政治上重新武装布尔什维克党,为此他写下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我们将在下周的《列宁年选》中讨论这篇提纲。“捍卫马克思主义”网站(marxist.com)是革命共产国际(RCI)的全球网站。我们是一个为世界各地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组织。如果您认同我们的理念并有兴趣加入我们,可以填写“联络我们”的表格,致webmaster@marxist.com,marx.cn@protonmail.com或私讯“火花–台湾革命社会主义”脸页,谢谢!